【黔之驴翻译介绍】《黔之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出自《三戒》,原文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该故事通过讲述一只驴子在贵州地区被老虎识破其无能后最终被吃掉的过程,揭示了“虚张声势”和“外强中干”的道理。本文将对《黔之驴》的原文、翻译及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文章
《黔之驴》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寓言故事。故事中,一头驴被运到贵州,因其叫声大而被当地百姓误以为有本领。后来,老虎通过观察发现这头驴并无真才实学,于是将其吃掉。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凭外表或声音来显示自己能力的人,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判断,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柳宗元借这一寓言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评,尤其是对那些没有实际能力却自以为是的人的讽刺。同时,也传达出一个重要的道理:真正的力量来源于实力,而非虚张声势。
二、《黔之驴》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贵州本来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了一头驴进去。 |
| 畜于笼中,以为奇货。 | 把它关在笼子里,当作珍奇的货物。 |
| 有好事者见之,曰:“此物可。” | 有人看见了,说:“这东西可以(派上用场)。” |
| 因转售于黔人。 | 于是转卖给了贵州人。 |
| 黔人畜之,以为神。 | 贵州人养着它,把它当作神灵。 |
| 遂不复出。 | 从此不再出来。 |
| 一日,驴鸣,虎闻之,曰:“此物可怪也。” | 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听见了,说:“这东西很奇怪。” |
| 乃近之。 | 于是靠近它。 |
| 虎视之,稍近,益狎。 | 老虎看着它,渐渐靠近,又更加戏弄它。 |
| 驴不胜怒,蹄之。 | 驴忍不住愤怒,用蹄子踢了老虎。 |
|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 老虎因此高兴,心里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
|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去。 | 于是跳跃着大声吼叫,咬断它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离开了。 |
三、总结
《黔之驴》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远,不仅展示了柳宗元高超的叙事技巧,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通过驴与虎的对比,作者揭示了“空有其表、无能为力”的危害,警示人们要脚踏实地、增强自身实力,而不是依靠虚张声势来获取地位或认可。
该寓言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常被用于教育和文学领域,作为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