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驴技穷释义】“黔驴技穷”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柳宗元的寓言《三戒》中的《黔之驴》。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遇到困难时,原本看似有本领,但最终因为没有真正的才能或方法,只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一、成语释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黔驴技穷 |
| 出处 | 《三戒·黔之驴》——唐代 柳宗元 |
| 含义 | 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用完了,再无办法应对困境 |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 近义词 | 山穷水尽、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
| 反义词 | 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胸有成竹 |
二、成语来源简述
《黔之驴》讲述的是一个故事:贵州一带本来没有驴子,后来有人牵来一头驴,放在山里养着。老虎一开始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便远远地观察。后来老虎发现这头驴只会叫,没有其他本事,于是逐渐靠近,最后将驴吃掉了。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外强中干、虚有其表的人,也说明了“实力才是根本”的道理。
三、现实意义与使用场景
1. 职场中:当一个人只靠表面能力混日子,一旦遇到真正的问题,就暴露无遗。
2. 学习中:如果只是临时抱佛脚,缺乏扎实的基础,考试时就会“黔驴技穷”。
3. 生活中:面对突发状况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准备和应对能力,也会陷入“黔驴技穷”的境地。
四、常见误用提示
- 不要用于形容“暂时没招”,而是强调“已经没有招数”。
- 不宜用于形容“一时慌乱”,而应指长期缺乏能力或资源。
五、拓展知识
| 相关成语 | 解释 |
| 虚张声势 | 故意制造声势以吓唬人 |
| 外强中干 | 表面强大,内里空虚 |
| 画蛇添足 | 做多余的事反而坏事 |
通过了解“黔驴技穷”的出处、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日常交流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避免误解和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