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偷安意思和用法】“苟且偷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只顾眼前利益,不思长远,满足于暂时的安稳状态。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强调缺乏远见和责任感。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苟且 | 指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
| 偷安 | 暂时安逸,不求进取 |
整体意思:指人为了眼前的安逸而放弃长远的努力或责任,表现出一种消极、短视的态度。
二、成语来源
“苟且偷安”最早见于《左传》等古代文献,后在历代文言文中被广泛使用,用来批评那些不思进取、只图一时安逸的人。
三、用法说明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批评他人 | 他整天苟且偷安,不愿努力,将来一定会后悔。 |
| 自我反省 | 我不能再这样苟且偷安下去了,必须为未来做打算。 |
| 描述社会现象 | 在一些地方,人们为了眼前利益,常常苟且偷安,忽视长远发展。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成语 |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贪图安逸 |
| 反义词 |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奋发图强 |
五、使用注意事项
- 语气较重: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不宜用于正式或中性场合。
- 适用对象: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态度,而非具体事件。
- 搭配灵活:可作谓语、宾语、定语使用,如:“他总是苟且偷安”。
六、总结
“苟且偷安”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批判意味的成语,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安逸,而应具备长远眼光和责任感。在日常生活中,若能避免这种心态,将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苟且偷安 |
| 拼音 | gǒu qiě tōu ān |
| 释义 | 指只顾眼前安逸,不思进取 |
| 出处 | 《左传》等古籍 |
| 用法 | 用于批评、自我反思、描述社会现象 |
| 近义词 | 得过且过、贪图安逸 |
| 反义词 | 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
| 语气 | 贬义 |
| 适用场景 | 批评、劝诫、反思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苟且偷安”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