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虬卧龙是什么意思】“盘虬卧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隐藏才能、不为人知,但实际能力非凡。这个成语源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他早年隐居南阳,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被世人所知,直到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才显露出真正的本领。
“盘虬卧龙”字面意思是“盘绕的虬龙”,引申为隐藏在民间、尚未显露的杰出人才。它强调的是低调、内敛,同时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能力。该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暂时未被重视,但未来可能大有作为的人。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例子 |
| 盘虬卧龙 | 形容隐藏才能、未被发现的杰出人才 | 源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潜在价值 | 他虽未出名,但实为盘虬卧龙,将来必成大器 |
附加说明:
- 盘虬:指弯曲如龙的树根或枝干。
- 卧龙:比喻隐藏在民间的英雄或人才。
- 文化背景:这一成语与诸葛亮密切相关,因此也常用来形容有远大抱负但尚未施展的人。
通过这种方式,“盘虬卧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藏而不露”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