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是什么意思】“粗枝大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不细致、马虎大意,或者说话、写文章时不够具体、笼统。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对树木的观察,原意是指树枝和树叶比较粗糙,后来引申为做事或思考不够细致、缺乏条理。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粗枝大叶 |
拼音 | cū zhī dà yè |
出处 | 原指树的枝干和叶子粗大,后引申为做事不细致 |
释义 | 形容做事马虎、不细致,或说话、写文章过于笼统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自嘲,表示做事不够认真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草率从事、敷衍了事 |
反义词 | 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中 | 他总是粗枝大叶,导致报告里出现了很多错误。 |
学习中 | 老师提醒我不要粗枝大叶地做题,要仔细审题。 |
日常交流 | 你这计划太粗枝大叶了,细节都没考虑清楚。 |
三、注意事项
- 语气问题:使用时要注意场合,避免在正式场合或对长辈使用,容易显得不尊重。
- 适用对象:多用于自己或他人做事不够严谨的情况,带有批评或提醒的意味。
- 文化背景:该成语源自自然现象,体现了古人从生活中提炼智慧的特点。
四、小结
“粗枝大叶”虽然字面看起来是描述植物的形态,但在实际使用中,它更多是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方式。掌握它的正确用法,有助于我们在日常沟通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能避免因用词不当而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