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焉置土石是什么特殊句式】“且焉置土石”出自《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一文,原文为:“且焉置土石?”这句话在古汉语中属于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理解其句式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古文的语法特点和表达方式。
一、
“且焉置土石”是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式。在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常常会放在动词之前,形成“宾语前置”的现象。这里的“焉”是一个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而“置”是动词“放置”。正常语序应为“置土石于何处”,但为了强调疑问,将“焉”提前,构成“且焉置土石”。
此外,“且”在这里是副词,表示“况且”或“再说”,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整句话的意思是:“(你)又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二、特殊句式分析表
| 句子 | 句式类型 | 说明 |
| 且焉置土石 | 宾语前置 | 疑问代词“焉”作宾语前置,置于动词“置”之前 |
| 且 | 副词 | 表示“况且”、“再说”,起承接作用 |
| 焉 | 疑问代词 | 相当于“哪里”,作宾语 |
| 置 | 动词 | “放置”之意 |
| 土石 | 名词 | 宾语内容 |
三、补充说明
1. 宾语前置的原因:在古汉语中,当疑问代词作宾语时,通常需要前置,以突出疑问语气。例如:“何以知之?”即“凭什么知道?”
2. “焉”的用法:除了作疑问代词外,“焉”还可作语气助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表示“于此”,但在此句中是疑问代词。
3. 语言风格:这种句式常见于先秦至汉代的文言文中,具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体现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四、结论
“且焉置土石”是一句典型的宾语前置句式,其中“焉”作为疑问代词前置,增强了句子的疑问语气,同时也反映了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结构。理解此类句式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翻译文言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