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巧舌如簧的词语意思

2025-11-28 10:50:49

问题描述:

巧舌如簧的词语意思,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8 10:50:49

巧舌如簧的词语意思】“巧舌如簧”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口才极好,能言善辩,但有时也带有贬义,指说话不切实际、花言巧语。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都较为常见,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中文表达。

一、词语解释

词语 巧舌如簧
拼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
出处 《诗经·小雅·桑扈》:“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含义 原意是形容人说话动听,像乐器一样悦耳;后多用于贬义,指人花言巧语、善于诡辩。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的语言能力或说话方式,常带讽刺意味。
近义词 能言善辩、巧言令色、花言巧语
反义词 呆若木鸡、笨嘴拙舌、直言不讳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巧舌如簧”最早出自《诗经》,原句为“巧言如簧,颜之厚矣”,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像乐器一样动听,但脸皮却很厚。这说明古人已经注意到“口才”与“品德”之间的关系。后来,“巧舌如簧”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广泛用于描述那些擅长言辞但可能不够真诚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日常对话 他总是巧舌如簧,让人真假难辨。
文学作品 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巧舌如簧的骗子,骗走了许多人的钱财。
批评他人 这个人虽然巧舌如簧,但做事并不靠谱。
教育场合 老师提醒学生不要只追求口才,更要注重实际能力。

四、总结

“巧舌如簧”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既可以形容一个人语言能力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言过其实、不讲诚信的人。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解。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它。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形式的展示,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巧舌如簧”的含义及用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