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的常用词语】“谦”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汉字,常用于表达一种谦虚、不自满的态度。在汉语中,“谦”字常常与其他字组合,形成许多常见的词语,这些词语多用于形容人的品德、态度或行为方式。下面是对“谦”的常用词语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常见“谦”字词语总结
1. 谦虚:指人态度低调,不自夸,不骄傲。
2. 谦逊:形容人谦和、恭顺,不张扬。
3. 谦和:指态度温和、不严厉,容易相处。
4. 谦让:指在利益或荣誉面前主动退让,不争抢。
5. 谦恭:形容人恭敬有礼,态度谦卑。
6. 谦辞:指在说话或写文章时用以表示自谦的言辞。
7. 谦称:指在称呼自己或他人时使用的一种谦逊说法。
8. 谦德:指一个人谦虚的美德。
9. 谦下:形容人态度谦卑,不居高临下。
10. 谦谨:指人谨慎而谦虚,不轻率。
二、常见“谦”字词语表
| 序号 | 词语 | 含义说明 |
| 1 | 谦虚 | 不自满,不骄傲,态度低调 |
| 2 | 谦逊 | 谦和、恭顺,不张扬 |
| 3 | 谦和 | 态度温和,易于相处 |
| 4 | 谦让 | 在利益或荣誉面前主动退让 |
| 5 | 谦恭 | 恭敬有礼,态度谦卑 |
| 6 | 谦辞 | 表示自谦的言辞 |
| 7 | 谦称 | 自称或称呼他人时的谦逊说法 |
| 8 | 谦德 | 谦虚的美德 |
| 9 | 谦下 | 态度谦卑,不居高临下 |
| 10 | 谦谨 | 谨慎而谦虚,不轻率 |
三、总结
“谦”字在汉语中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人格修养的重视。通过使用“谦”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可以在日常交流、写作甚至正式场合中展现出尊重他人、自我约束的品格。掌握这些常用词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与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