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全诗】一、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唐代诗人李煜的《虞美人》。这句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人生的感慨以及无法挽回的哀愁。
李煜原为南唐后主,国破家亡后被俘至汴京,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抒发内心情感的词作。《虞美人》正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全诗如下: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首借景抒情、以物喻情的佳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愁绪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二、全诗解析表
| 诗句 | 翻译与解析 | 情感表达 |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春天的花、秋天的月,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过去的往事还记得多少。 | 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往事的怀念。 |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东风,让人难以回首那明月下的故国。 | 描写现实与回忆的对比,流露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 |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那些精美的楼阁应该还在,只是昔日的容颜已改变。 | 表达物是人非、岁月变迁的感慨。 |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若问我的愁绪有多少?就像一江春水滚滚东流。 | 用比喻手法将愁绪具象化,表达愁思绵长无尽。 |
三、结语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代表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对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这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煜的生平或《虞美人》的其他版本,可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