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翻译】《董遇谈三余勤读》是古代关于学习方法的一篇短文,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附《董遇传》。文章通过董遇与人讨论读书时间的安排,提出了“三余”之说,强调利用空闲时间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一、原文
董遇是东汉末年的学者,以博学多才著称。有人问他如何学习,他回答:“当以‘三余’。”所谓“三余”,即三种空闲的时间:冬日、夜晚和农闲之时。董遇认为,只要善于利用这些时间,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文言文翻译
原文 | 翻译 |
董遇者,字季真,性质讷而好学。 | 董遇,字季真,性格质朴但喜爱学习。 |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曰:“必当先读百遍。” | 有人向他求教,他不肯直接教授,说:“一定要先读一百遍。” |
君不见,凡学,不贵精熟,而贵力行。 | 你没看到吗?凡是学习,不在于精深熟练,而在于努力实践。 |
今人有问,遇曰:“当以‘三余’。” | 现在有人问,董遇说:“应当利用‘三余’。” |
三余者,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 “三余”指的是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天气是时节的空闲时间。 |
三、学习启示
董遇的“三余”观点,不仅是对时间管理的建议,更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他强调:
- 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反复阅读来加深理解;
- 时间的利用:不浪费任何可以学习的机会;
- 坚持与积累:知识的获得需要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附《董遇传》 |
作者 | 不详(记载于《三国志》) |
核心观点 | 利用“三余”时间勤奋学习 |
三余具体指 | 冬日、夜晚、阴雨天 |
学习建议 | 多读、多思、多行 |
现代意义 | 时间管理与持续学习的价值 |
五、结语
《董遇谈三余勤读》虽短,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学习不仅在于课堂,更在于日常的点滴积累。只要善用时间,持之以恒,终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