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2019】《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是1994年颁布实施的,旨在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虽然该规定在2019年未进行正式修订,但其内容仍然适用于当前的劳动用工管理。本文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条款。
一、主要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资支付进行了规范:
1. 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
- 工资应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代替。
- 工资应按月支付,遇节假日应提前支付。
2. 工资支付的时间与方式
- 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应提前支付。
- 工资支付应由用人单位直接发放给劳动者本人。
3. 工资扣除与代扣事项
- 用人单位可依法从工资中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
- 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工资,特殊情况需经有关部门批准。
4. 工资争议处理
- 劳动者因工资问题发生争议,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5. 特殊工时与加班工资
- 对于加班、加点等情况,应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二、关键条款一览表
条款编号 | 内容概要 | 适用范围 |
第三条 |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 | 所有用人单位 |
第五条 | 工资应按月支付,遇节假日应提前支付 | 所有用人单位 |
第六条 | 工资支付应由用人单位直接发放给劳动者本人 | 所有用人单位 |
第七条 | 用人单位可以依法从工资中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 | 所有用人单位 |
第九条 | 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工资,特殊情况需经有关部门批准 | 所有用人单位 |
第十二条 | 劳动者因工资问题发生争议,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所有用人单位 |
第十三条 | 加班工资应按国家规定标准支付 | 适用加班情况 |
三、结语
尽管《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自1994年颁布以来未在2019年进行大规模修订,但其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容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遵守该规定有助于规范工资支付行为,避免法律风险;对于劳动者而言,则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随着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细致的配套政策出台,建议用人单位持续关注相关法规动态,确保用工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