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要闻 > 宝藏问答 >

流行性乙型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1 12:35:51

流行性乙型脑】“流行性乙型脑”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一个医学术语,但很多人对其了解并不深入。它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常见于夏秋季节。该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严重时可导致高热、头痛、呕吐,甚至意识障碍和死亡。

以下是对“流行性乙型脑”的全面总结:

一、概述

项目 内容
疾病名称 流行性乙型脑(简称乙脑)
病原体 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蚊虫(如库蚊)叮咬传播
易感人群 儿童、青少年为主,尤其在农村地区多见
发病季节 夏季至初秋(6月-10月)
临床表现 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
严重并发症 脑水肿、昏迷、后遗症(如智力障碍、瘫痪)
预防措施 接种乙脑疫苗、防蚊灭蚊

二、病因与传播机制

乙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主要宿主为猪和鸟类,人感染后通常无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度发热,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发展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蚊虫在吸食感染动物的血液后,病毒在其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给人类。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乙脑的潜伏期一般为4-14天,初期症状类似流感,包括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 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 头痛:剧烈且持续

- 呕吐:多为喷射状

- 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

- 抽搐: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血常规、脑脊液检查以及特异性抗体检测。

四、治疗与护理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

- 控制体温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预防和控制抽搐

- 降低颅内压

- 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护理方面应注重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五、预防措施

预防乙脑的关键在于接种疫苗和做好防蚊工作:

1. 接种乙脑疫苗:我国已将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建议儿童按时接种。

2. 防蚊灭蚊:使用蚊帐、驱蚊剂,清除蚊虫滋生地。

3. 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外出:如黄昏和黎明时分。

六、结语

流行性乙型脑虽属传染病,但通过科学防控手段,尤其是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公众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重视预防,特别是在流行季节加强个人防护,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注:本文内容基于医学知识整理,旨在提供参考信息,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